透过取景器,来一场喀什City Walk

来源: 互联网2023-09-08 17:31:04
  


(资料图片)

来到喀什的第八天,我终于在入睡前,有幸看到了喀什的日出。

Nico 凌晨三点半发来信息:“还喝不?”

我回复:“我 OK ”。

前一天下午,我们刚完成网友的初次碰面,喀什古城人山人海,为了方便 Nico 快速准确地找到我,我站在了一只自带美颜大眼滤镜的毛毛虫身旁(旁边婴儿车里的塑料纸并不是什么方便易得的尿不湿,这里用婴儿车推瓜是常态)。

Nico 是高台艺术中心喀什“办事处”的负责人,在人群中,我一眼就看到了她,来到喀什的很多汉族人此刻正穿着民族服饰穿梭于大街小巷,疯狂摆拍,而这位生活在喀什的汉族人,像是一位刚刚完成演出且略带水肿的 Amy Winehouse:尾部上扬的眼线、全身黑色、发量感人。

我这次来新疆,是想要完成自己的拍摄项目,一方面弥补自己四年前仅去了北疆的缺憾,另一方面,想看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我选择在自己移动的过程中遇到陌生人,去和他们聊天,顺便并帮他们拍张照片。

所以,在喀什的前一周,基本都在周边游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完全没有遮挡的高温暴晒下,我像一只行走的骆驼,或者一个无情的矿泉水灭绝大师。但收获也是有的,在我勇敢且真诚的搭讪技巧加持下,认识了很多有趣可爱的陌生人,拍下了一组名为《比徒步还要缓慢》的作品,名字取自一首哈萨克族民歌《山风》:“萨玛勒山,我眷恋的故土留在我身后,我们是与您失散的一群人,没有马匹,只能徒步,速度比徒步还要缓慢。”歌词描述了一场残酷战役中的一帧镜头。

*请点击查看大图

但在整理照片的过程中,依然觉得隔着相机镜头,如同加了一层滤镜,有窥视感,有好奇心,甚至还有一丝丝人文色彩,但依然带有一点外来者视角,我很好奇当地人眼中的喀什是什么模样。于是在喝酒之余,我也跟正好身在喀什的几位摄影师朋友 Nico、艾泽与马海伦聊了聊他们眼里的喀什古城。

第一次碰面时,Nico 带着我在古城 city walk 。我跟着她的步伐,穿过小巷,来到一片没有游客到访的空旷区域,这里是小朋友们游戏的场所,我俩站在台阶上,看着他们玩耍,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实的站在了喀什的土地上。

虽然相处时间仅短短一周,但我和 Nico 已经很熟了,熟到在沙漠营地时,可以同住一间帐篷、无情地用打鼾声互相伤害、甚至也有幸见到了她卸妆后的模样。Nico 是个细腻又外放的人,共情能力极强,平日里永远都在自我打趣,只有在喝大后,才肯表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和藏在骨头里的诗意。我们仿佛认识了很久,如果我在喀什再多住几天,我们大概率就可以用意念沟通了。

Q:作为这里长大的“少数民族”,

你觉得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独特的体验?

小时候每个假期都会回喀什,在姥爷乡下的院子里度过了很多简单的快乐暑假,那时候这里对我来说可能和任何一个内地村镇没什么区别;

青少年时期,开始接收到了更多对这里的偏见,出去玩有人问我从哪里来,都会随口编一个地方,羞于自己的新疆身份。其实当我们说到新疆人的时候,我们在定义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等生活习俗完全不同的族群,新疆人的身份也成为一种更为复杂的概念去探索。

大部分新疆的中产家庭汉族小孩从小被全家给予的期望可能就是好好学习,离开新疆,家乡或者归属感在这个阶段更像是一个空洞的词语;在乌鲁木齐长大,我小时候很少真正去城南玩过,也分不清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人们可以在这里共同平行生活如此之久,又对他人的了解如此之少,但当你尝试去戳破自己生活的泡泡时,又可以被如此开阔的接受,新疆也许是一个隔阂最多也是最少的地方。

上学的时候,真的离开了家乡才意识到,成长的地方使我成为我,再回答自己是新疆人的时候才意识到被所生活的地区塑造的身份让我们成为的命运共同体。

也是在北美开放的环境里看到社会的另一种可能性,你可以在 St Patrick"s Day 和白人大哥共享便宜的啤酒,可以在冬假期间走进超市听到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紧接着恭喜发财,也可以在 Canada Day 和数万不同肤色的人也许不知道加拿大国歌是怎么唱,也可以一起聚在码头看盛大的烟花。在主流社会下的少数族裔的文化可以被尊重和存在,族群外的人也可以被包容,我才逐渐学会 appreciate 多元文化社会。

Q:你回国后,对这里的感受和理解,

发生了哪些变化?

去年前半年,我在喀什无所事事了很久,每天大量的无聊时间里骑电动车绕着街道,烈日下人的感知力好像也会变得奇妙,有时候是推车上的冰块,有时候是巴扎里红色篷布,有时候是擦肩而过的阿姨的金饰和裙子上的亮片,分不清是这些日常喀什生活还是高温振动了我。加上读到了早年探险家们在南疆的笔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好像开始了解喀什。

Q:你最喜欢和不喜欢喀什

的哪些特点?

最喜欢喀什仍具有的社区感,每个人与每个家庭都距离很近,有时候也最不喜欢喀什的社区感,更为保守的观念下,不同的行为会被放大审视。

Q:你平时也在拍照,你希望自己的第一个展览,以怎样的题材或者形式呈现,以及请分享一张或几张你拍摄的有趣的照片。

感觉到自己拍的照更多是直觉与随机性的,缺少持续的逻辑和视觉的完整度,但如果能将自己拍的照做成展览肯定是跟新疆和这里的人相关的。

第一次见到艾泽,其实是在入迷咖啡,他是入迷文创的合伙人之一,也是一位摄影师。艾泽身上带有一种“gangster”的帅气,甚至第一眼看起来有点“凶”,但只要和他坐下来聊天,就会发现他其实内心柔软,是个正儿八经的文艺青年,他热衷于阅读,尤物喜欢人文历史类书籍。艾泽日常生活中很随性,但在做事时一丝不苟,属于彻头彻尾的工作狂。

Q:上次见到你时,你正在读《中亚行记》,有什么有趣的感受可以分享吗?

因为中亚很多东西跟我们的文化是相通的,所以我看这本书跟别人会有很大区别我觉得,但是也是让我重新认识了从苏联解体之后的中亚各国各民族现状,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节。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作者在哈萨克斯坦的最后一天,在阿拉木图(当地语言意为苹果之城、苏联科学家认为苹果最早出自该城市周围)大巴扎买了苹果,尝过一口之后告诉摊贩,这是她吃过最好吃的苹果,结果摊贩告诉她:他们的苹果全部进口自中国新疆阿克苏。

Q:你的日常工作,也和拍摄相关,很多是偏向商业化的人物肖像,而你自己也在尝试拍摄艺术化的作品,你如何在二者之间来回跳跃?或者在你看来,它们有无对立关系?

两者区别其实很明显,商业拍摄要取悦甲方,而自己的创作完全是取悦自己,但是并没有对立的关系,艺术创作意在表达自己,但是两者的技巧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有时候商业拍摄用到的构图、场景、灯光什么的能启发自己的艺术创作,反之亦然。

Q:就目前围绕喀什拍摄的各种作品中,作为本地人,你有哪些感受?有没有哪组作品你觉得相对能够捕捉到你心中喀什的真实样貌?你眼中的喀什是什么样子?

这是我自己最喜欢一张照片,叼着烟的老头我当时不认识,后来机缘巧合下认识了这个爷爷,人特别开明,很健谈。但是我认识他大概半年之后,他就去世了。当时我给这张照片配的文案是:在这个城市,喝茶从来都只是借口。喀什给我的感受很多,很多元,又很闭塞的一个城市。我对他的爱有多少,恨就有多少。说实话我不喜欢大多数本地人,对本地人傲慢又无礼,对外来的游客又极其的友好(至少在表面上),但是这些复杂的人也是这个城市的组成部分。我在古城里生活已经五年了,喀什现在完全是个旅游城市,会有很多天南地北过来的人,机会也很多,这是我现在喜欢这个城市的理由,但是它如果不是旅游城市,我可能待不了这么久。还有一个有趣的对话,我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一群来自北京上海的游客,跟一个老头聊天,问老头你在这里生活多少年了,有没有去过别的城市。老头反问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回答北京上海,老头看着他们说:你们那些地方都太偏远了,我就待在喀什,哪里都不去。

Q:介绍一组自己拍摄的项目或者某张照片。

艾泽的系列摄影作品《山》

这个系列是四个独立女性的故事,都是我们身边的很优秀的女性朋友,各自都是独挡一面的角色,系列名字叫《山》,每个人都有很独特的经历、服饰道具都是按照各自的故事搭配的。

Q:你的身边有很多音乐人,有的小伙伴已经在特定风格的音乐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你自己有没有尝试做音乐?你有没有办一场自己的锐舞派对或者 techno 派对的计划?说说看在喀什,你自己或者你周围的小伙伴们的音乐成长历程。

我没有做过音乐,这个还是需要一些天赋的。高中的时候尝试过一段时间,后来放弃了。最近想学一个民族乐器,我会弹一点吉他,但是谈不上多好。我一直想搞在喀什搞个 party ,但是没有精力,不过之后打算开一个跳舞 bar ,可能明年说不定就开起来了。

周围伙伴的话就是艾热了,我是真的看着他一路走上来的,他一直在坚持,最初的七八年很不容易,很夸张。当年,在我们读高中和上大学的时期,因为我也在内地上学,他会去北京、上海、武汉这些地方参加比赛,而且因为离得也近,我就会直接过去,陪他一起参加比赛,一起玩,之后艾热回乌鲁木齐拿冠军,签合同,这些时候我也一直都在。虽然最初几年很艰难,但是坚持下来了,也终于取得了现在这样的成绩。

Q:近几年,你困惑的事情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吗?在面对很多不可控的事情发生时,你是如何与失落感相处的?

有些困惑解开了,但是又有新的困惑出现,遇到困难或者什么不容易的时候,我的做法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不着急做判断。这个方法屡试不爽,也建议你试试。与失落相处,我通常就是转移注意力,要不工作,要不看一本难啃的书,要不看一部难啃的电影。

Q:回到当初决定留在喀什的那一刻,

是什么让你选择在喀什生活和创作?

我本来不想回来,大城市生活惯了,其实极其不愿意回来,但是回来待了几个月,发现喀什变成旅游城市之后其实还挺好的,能认识到天南地北的朋友,机会也多,就决定回来了,我喜欢在古城里生活。

Q:对于后续会来喀什玩耍的朋友们,

你有哪些建议?

建议就是选民宿要慎重,大多数环境一般,喝酒可以找我,然后可以去维吧体验体验。

BIE 的老朋友马海伦(@HailunMa),最近刚刚结束自己在悉尼白兔美术馆的展览。今年六月初,她延续了自己 2021 年开启的“乌鲁克林”城市公益摄影项目,这一站,她选择了喀什。

马海伦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女孩,喜欢酸奶粽子和炒米粉,爱臭美,热爱拍照。她 18 岁时离开家乡,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学习摄影。她的作品植根于新疆,展现个体之美,形成了异常鲜明且独树一帜的个人视角和摄影风格。马海伦的作品如同公路电影的一帧画面,迷人且舒适,她打破了观影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画框,消除了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之间的安全距离。

其实在一年前,我们就有过交流,而且在喀什的这段时间,时常从其他朋友口中听到关于她的故事,但直到最近聊天时,才得知她有一半的蒙古族血统。

©马海伦,乌鲁克林,2021

Q:距离本次的“乌鲁克林”喀什站城市公益摄影项目,两个月过去了,拍摄过程中,哪个场景或经历让你念念不忘,会在脑海中经常闪回?

因为其实每天在古城拍摄的地方都不一样,第一天我们是在一个位于居民区的空旷区域,第二天我们去了一个废弃的广场,第三天我们也是去了一个开放的场地,在两棵树下展开了拍摄。这些地方,是我之前自己在古城里转悠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意思。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它们和我记忆中儿时玩耍的地方,比如家里的院子之类的,是有一些重叠的。

当然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天,我们在古城的一个废弃的小广场里拍摄,平时也有很多附近的小孩子自发的聚集在这里玩儿游戏。拍摄当天,我们抵达现场时,已经有很多小孩儿在这里了,场面一度是很混乱的,因为他们对我们的拍摄也很好奇嘛,于是我就临时肩负起了维持秩序的职责,像个班长一样,给每个小朋友分配任务:你负责维持现场纪律,他负责指引导小朋友们踢球的区域。结果拍着拍着,就开始下雨了,我们躲在屋檐下狼狈的避雨,雨水虽然打断了我们的拍摄,但并没有打断他们的足球赛,我们在雨中静静的看着这群小孩依然在雨中奔跑,传球,开心的玩耍,这个画面特别美好,就像一部电影的片段,或者一个 music video 的片段。还记得里面有一个小男孩叫比拉力,是公认踢球踢的最好的。等雨停了之后,我给他们拍了一张合照。

Q:你从小生活在乌鲁木齐,当你以这样的身份去感受喀什时,这两座城市有哪些不同?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喀什,你会选择哪些词汇?

乌鲁木齐更像是一道融合菜,各种味道都有,汇集东南西北。我从小在乌鲁木齐长大,所以对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甚至蒙古族都有一些了解,因为他们就是我的同学或者邻居。而乌鲁木齐的融合属性,导致它虽自成一体,别有滋味,但也缺少了一点原汁原味的味道。而喀什,尤其是喀什古城,在我眼里是热闹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也很地道,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保存的十分完好,更像是我爸爸向我描述的他的童年记忆,甚至也包括了一部分我自己的童年记忆,比如婚礼的婚车,比如牛羊巴扎。喀什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时间胶囊一样,既熟悉,同时又是那么的新奇。

Q:拍摄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什么?你最终有没有达成?

以及有没有意外的新收获?

这个拍摄的初衷,是源自于 2021 年的时候,很多人了解我的作品是因为我的家乡系列创作,我收获了很多,大家因为这些作品知道我,或者喜欢我。但我内心里一直觉得这些拍摄更像是一个合作,那些被拍摄的人,他们本来就是那么棒,我的家乡本来就是那么的美好,而我只是恰巧出现在了那里,当然这其中,也是有我自己的表达,我也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是似乎大家对新疆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一些固化的印象里,或者说对新疆人的认识还是相对脸谱化的。所以我想做的这个系列,我称之为城市公益项目,其目的不是让大家了解我这个摄影师,我的视觉或者审美,而是镜头前面的每一个可爱的新疆人———他们是主角,并且让他们来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我希望作为摄影师的表达可以少一些,更多的,把镜头还给被拍摄者,专注于他们,其实是希望更多人可以借此了解新疆。就像我一直说的,这也是我送给我家乡的一份小礼物。21 年我在乌鲁木齐和高台一起拍了一次,22 年因为疫情中断,今年的喀什就成为了第二站。我希望之后还能和高台一起联手延续这个系列,明年我们可以去伊犁,去拍一拍北疆最有特点的城市,并结合当地特色,讲述更多关于新疆人的故事。如果之后足够幸运,希望能继续做下去,当然也希望可以有机会去新疆其他不同的城市。

我不知道怎么才算达成我的目标,哈哈,其实有些朋友私底下和我说,为什么不去供稿或者拉些赞助?为什么出力不讨好的拍这些?又没有话题度也没有点击率,又有谁看呢?或者也有朋友觉得这个很“宣传片”。我觉得我刚回来的时候还有一种一定要证明自己的心气在,但是这几年我的“功利心”越来越淡。我想拍自己喜欢的照片,我想做自己觉得有意思,且值得的事情。

意外的收获是,人和人的关系吧,在古城待的那段时间,得益于很多陌生人友善热心的帮助,这个项目才能圆满完成,很感激古城,也觉得很幸运。我也通过这个项目认识了很多人,我当时还开玩笑说,我现在在古城有四个朋友了。我觉得这些关系很可贵。另外,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不仅局限于摄影本身,更多的是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我在这个期间认识的每一个人,我非常喜欢和他们的交流,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世界仿佛变得更宽广了,我也更能够与他们产生共情了,我很享受这个系列的拍摄过程。

Q:拍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天气!紫外线太强了,天气太多变了。但我觉得真正的困难是如何能让更多人的看到这个项目并且愿意参与进来。可能因为第一站在乌鲁木齐,大家参与度很高,不管是男女老少,大家的反响也是很热烈的。但在喀什拍照的时候,就能感觉到信息还是相对闭塞,大家对于艺术项目的参与度还是没有那么高,能来报名参与的还是年轻人居多,每天都要自己去找一些合适的拍摄对象,需要说服大家参与,压力还是有的,哈哈 。

Q:你觉得它和你之前拍摄的其他关于新疆题材的系列作品相比,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的个人体验,以及最终呈现的样貌上,有哪些不同?

我觉得这个系列的侧重点在于被拍摄的人,虽然里面也会有作为摄影师的视觉表达,但我更希望大家看到这些人,看到他们的故事。我觉得这其实属于一个社会性的纪实作品,而不是更加视觉化的、或者更偏向艺术化的作品。

Q:镜头之外,你在喀什的这段时间,

有没有好玩的事情发生?

哈哈哈,爱上了吃桑梓。我经常在古城里乱转,勘景,一转就是一下午,然后就是不停的吃桑梓,树上拔下来的桑梓太甜了。

Q:对于那些因受到这组照片感召,想要来喀什体验的年轻人,

你有哪些提醒和建议?

尊重古城,尊重这里的居民,然后 enjoy it ,古城绝对能给你带来惊喜。

//作者:金子

//编辑:zqq‍‍‍‍‍‍‍

//设计:冬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